资讯

目标、路径与方法:钱乘旦论区域国别研究与区域国别学 小 i 导 读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全球形势变化,深入了解世界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2018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钱乘旦在新书《目标 ...
王勇:中国“以规则为基础”的谈判策略,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小 i 导 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王勇在《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文章,深入解读了5月12日所发布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文章指出,此次经贸会谈实现阶段性 ...
于洪君:世界大变局向纵深发展,中国何以应对? 小 i 导 读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之争、科技之争、舆论之争、价值观之争与战争潜能之争彼此牵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北京大学中外 ...
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中国可以和新西兰学这些 11月4日上午,“新西兰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学术讲座在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共同主办,奥克兰大学名誉教授巴希尔·夏普 (Basil... 2024年11月13日 ...
小 i 导 读当前,中国的亚洲研究处于区域国别研究领域中的边缘地位,存在对美西方研究路径和范式的依赖,中国支持文明型亚洲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机制与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美国杰普曼大学传播系终身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贾文山,清华大学新闻 ...
联系我们 订阅 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86(10)627557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B110办公室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
翟崑:持续深化区域国别学研究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我们需要发展什么样的区域国别学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翟崑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体现鲜明 ...
王勇对话彼得·沃克(下):大选=阶级战争? 小 i 导 读 近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iGCU)特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王勇与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荣休董事、《大国竞合》作者、美国 ...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多家机构发布“2024金砖智慧城市排名”,构建以区域融合为导向、多元基础设施协同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为金砖国家提供智慧城市规划方建设的行动路径。
“2024年国际冲突斡旋:迎接新挑战”国际问题专家对话会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2日,“2024年国际冲突斡旋:迎接新挑战”国际问题专家对话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和挪威在解决和调解冲突中的作用、乌克兰危机、中东问题、缅甸问题... 2024年10月22日 ...
iGCU特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王勇与《大国竞合》作者、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就中美关系展开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