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多家外资巨头继续集体唱多中国资产,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当前海外投资者担心美国进入衰退的风险急升,加上多年来在美股持重仓,有需要分散风险,而中资股估值吸引,叠加经济刺激政策预期,势有资金重投中国。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内,MSCI中国指数有12%的上涨空间,沪深300指数有15%的上涨空间。与此同时,摩根大通分析师也在报告中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轮关税政策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并不直接,对于线 ...
高鸿股份称,其近日收到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等共计21起案件的诉讼材料。被指操控虚假贸易公告列示的21起案件的原告皆为常州实道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实道诉称,2020年,第三人翰威达贸易有限公司和常州长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两家常州公 ...
4月18日,美尔雅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郑继平于2025年4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郑继平立案。经查,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未经审议且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022年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等问题。此前,美尔雅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00万元至-4,400万元 ...
医药基金的重仓股里面没有“药”,那有啥。答案是AI医疗。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在AI医疗的刺激下,多只医药主题基金大幅度卖出“纯医药股”,转而拥抱医药平台股,正揭示公募对医药互联网数据价值重估的强烈看好 ...
ST新潮成为了一块香饽饽,前有汇能海投要约收购未果,近期金帝石油拟斥资最高42.16亿元要约进行收购,如今内蒙古能源巨头伊泰B则要拿出最高117.92亿元要约收购其51%股份,后两者目标均直指公司控制权。4月18日晚,ST新潮公告,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拟向公司全体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预定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34.68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1%,要约收购价格为3.4元/股。资料显示,伊泰B是 ...
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U盈利持续改善。4月18日,公司披露最新业绩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规模几乎追平去年全年,且归母净利润持续改善,季度环比增长约26%。受益于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去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56%,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亏损收窄近五成 ...
今日成交额仅9491.74亿元,为2024年“9·24”行情爆发以来新低。行业方面,除红利等收益相对确定的板块外,关注关税政策变动利好的农业、能源以及有望受益于新政策出台的消费板块。一周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子、计算机板块本周A股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金额合计705.94亿元 ...
市场成交量继续萎缩,周五甚至跌破1万亿元,创去年“9·24”行情以来最低成交。电子行业本周获得逾28亿元融资净买入,汽车、基础化工均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有色金属、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等也都获得超亿元净买入。计算机则被融资客净卖出逾20亿元,非银金融、银行、通信净卖出也超10亿元 ...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的陆续披露,被视为外资力量之一的QFII持仓动向也露出冰山一角。从持股市值来看,截至2024年末,包括紫金矿业、中国西电、华测检测等在内的多只股票背后的QFII持股市值超过亿元。比如,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 ...
证券时报记者张一帆在国际贸易形势变化不定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正在寻找更长期的投资机会。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本周机构调研动向,高度关注科技浪潮下上市公司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展情况。“目前,AI眼镜芯片整体算力偏低,电池的续航也非常有限,所以要在低功耗、低算力硬件环境中,为AI眼镜解决摄影效果、视频效果及识别相关的交互问题,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 ...
下周A股33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对应市值合计840.58亿元。ST新潮再迎收购事宜4月18日晚间,ST新潮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根据公告,伊泰B股向ST新潮的全体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预定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3468252870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1%,要约收购价格为3.40元/股 ...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4月18日,《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发布,进一步规范证监会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责,明确派出机构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规定》明确派出机构主体责任及相应工作机制,证监会党委加强对派出机构党委的领导、监督。同时,要求派出机构建立健全履行监管职责的内部决策机制,派出机构可以向证监会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咨询、请求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