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2025年6月22日第六届北京城市 艺术 博览会 (AFIH2025)于王府半岛酒店圆满落幕。为期四天的艺术盛宴(6月19日-22日)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热情参与。展会现场艺术氛围浓厚而温馨,反响热烈。本届博览会汇聚了众多国内外收藏家、艺术家、策展人、媒体伙伴、知名演员、时尚KOL等共襄盛举,为京城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嘉年华。
2025年6月21日,由宥爱 美术馆 与Sipa中国联袂举办的 “风暴终会平息”野兽派大师 马蒂斯 沉浸 艺术展 在苏州宥爱美术馆震撼启幕。展览以艺术与科技融合为核心理念,运用全息投影、虚幻引擎(UE)场景重建、粒子特效等多项数字技术,构建多维沉浸的观展空间,全景呈现法国现代艺术巨匠 亨利 ·马蒂斯的艺术世界。
2024.3.22 - 8.18,托马斯·萨拉切诺在亚洲地区最大规模个展“共生”(Complementarities)在红砖美术馆展出,在这个生态动荡的时代,正如艺术家所言,“形势已刻不容缓,此次在展览向中国的观众发出一个迫切的邀请,邀请我们通过一种震颤的语言去适应共栖的、诗意的未来——一切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
2022年7月2日,由中国美术学院未来艺术研究中心、千渡长江 美术馆 联合主办的《另一种存在》在位于山西太原的千渡长江美术馆拉开序幕。本次展览由著名哲学家、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周兴担任学术主持,由杨欣、宁文、王朴之组成策展小组,以“技术统治条件下的艺术新命”为主题 ...
历代具体描绘水的画作数量不少。但是以水为主题的 书法 作品似乎较少见,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明代 祝允明 书《一江赋》卷就是这样一卷难得一见的重要作品,让人觉得通过文字传达,从意象中升华的水景,同样可以琉璃千顷,变化万状,相较于具象的眼中水景亦不遑多让。本文拟就《一江赋 ...
花森安治 是谁?作为 日本 战后三十年最有名的杂志编辑之一,花森安治与大桥镇子、晴子、芳子三姐妹共同创办的《生活手帖》改变了日本的生活用品消费风潮,也影响了几代日本人的生活美学观念。新近出版的《编辑部的故事》将带我们进入花森安治的编辑部往事。 花森安治是谁?许多人知道 ...
宋代 周必大 《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所载题跋多达12卷400余篇,其中有数卷单列为对“家藏御书”和“家藏法帖书画碑刻”的题跋;周另有《跋 欧阳修 自书诗文稿》和《跋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两件“家藏”题跋的墨迹存世。 本文拟将文献记载与作品实物相结合,以周必大对“家藏”作品的题跋为 ...
在近代以来的书画、文物鉴藏家中, 叶恭绰 (1881-1968)占有重要一席。他先后参与并筹建了故宫博物院、北大国学研究馆、上海市立博物馆等。身处清末民初,其品鉴与考证上承传统,下启新学。他的旧藏中有西周重器毛公鼎、唐摹本王献之《鸭头丸帖》、褚遂良(款)大字《阴符经》册。近日 ...
在长达26年的辗转与磨练中,早期作品里的叙事,在这里只留下一些“情形”。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姿态,它是谁,带着哪个时代的印记?早已不再重要。相比“意义”的削减,画作中的空间变得更为丰富,人物仿佛置于某个多重叠合的空间,时间、语境和光影彼此变幻。相比之前,人物的情绪与 ...
一次纪念中的无数次感动,梁思成诞辰120周年文献将展梁思成诞辰120年|从道义良知处,致敬先生的遗产保护观比梁思成早20年,伯施曼何以影响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旧影手迹映出的一派清凉,梁思成 林徽因 文献展“源流”呈现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在孤独与困惑中辞世。 198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为梁 ...
〔图一:1〕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新寨子唐墓壁画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展出 笔者摄 〔图一:2〕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新寨子唐墓壁画 (胡人局部) 长安区郭杜镇出土这幅壁画,胡人正在“胡跪”。“胡跪”的方式一般都是单腿着地,可是这个胡人却为双腿跪地,两手合十,似为祈祷状。旁边的 ...
2022年12月30日,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正式开幕。主会场以涵盖古代艺术、架上艺术、雕塑、装置、影像、新媒体的多元作品形式,共计7层展厅的体量, 阐释“共生”这一复杂、细腻、浪漫,充满希望和团结冀望的展览主题。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