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新网7月2日电 (巩微微)当前,中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主旋律?这背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理念的怎样转变?坦桑尼亚的留学生王晓乐 (Tewele Ayubu Damiani)在《问答中国》栏目中,向中国学者发出了上述提问。
作为菲律宾最具代表性的华人翻译家之一,施华谨 (Joaquin Sy)数十年来笔耕不辍,穿梭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用一字一句搭建起中菲人文交流的桥梁。经由他的译笔,中国文学作品得以跨越国界和语境,在菲律宾读者心中生根发芽。他说,文学不只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使命,连接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之间的情感与共鸣。近日,施华谨在马尼拉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他如何在语言的边界上播种理解与认同。
在变乱交织的国际背景下,这一发言明确对话合作促人权的主张,是对坚持人权普遍性原则与各国国情相结合,积极维护联合国多边合作中心地位和权威,有效推动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对话、交流与合作的立场重申。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此次发言亦可视为在人权国际保护立场问题上的一次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和平、发展、人权是联合国改革发展的三大支柱,中国将三者融为一体,在国际人权领域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目前,欧盟已准备好对美国总额210亿欧元的进口产品加征至多50%关税的反击措施,以及一份额外的关税清单。根据该清单,欧盟或将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关税,以回应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简称“经合组织”)6月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3.1%下调至2.9%。该组织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给全球贸易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削弱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基于当前贸易形势,进一步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此前,官方曾用“五统一、一破除”表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着力点。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
中新社华盛顿7月2日电 (记者 陈孟统)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宣布,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进口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而越南将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 特朗普2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美国将对进口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并对通过越南转运输美的其他国家商品征收40%关税。而越南将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美国企业能以零关税向越南销售产品。
“中文热”在全球持续升温,不仅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进各地人民对中国的理解与认同搭建了桥梁。近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长兼柬埔寨院士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宋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介绍中文传播在柬埔寨的发展历程,探析新形势下中文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振消费,是当前中国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趋弱,中国经济正加速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消费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
中新社华盛顿7月1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7月1日通过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 在当天的投票中,51票赞成、50票反对。美国副总统、参议院议长万斯投出打破平局的关键一票。在此次投票中,有3名共和党议员加入民主党阵营投票反对该法案。
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经济“半年报”即将发布之际,外资机构密集公布下半年经济展望。“韧性”成为其评价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中国资产潜在机会。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团队认为,全球经济面临更多下行压力,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5%,而中国经济韧性依旧,着眼未来、行稳致远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将为内需增长提供有效支持。
中新网布鲁塞尔7月2日电 中国驻欧盟使团7月1日回应欧盟对外行动署涉港声明,对有关声明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表示坚决反对,敦促欧方尊重中国主权和香港法治,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